对这些自恃身份高贵的读书人而言,下田耕作的确算得上是件失体面的事。但是如果是和皇帝一起耕田。那感觉又不一样了。尤其还会跟皇帝一同登上报纸。虽算不上名留青史,可在他们这个年纪,他们这个身份,足可以拿出去吹嘘一二了。老朱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。在东宫快速施行了一众应试举子轮转的制度,制出表单,又令应天府衙收拾了足够的农具后,他便轻装简行,刚过午时,便领着少许侍卫和几百号换了常装的应试举子出城耕田去了。正如朱标所预料的那样。闲的发慌的老朱收到教一众应试举子耕田的的请求,那就像是瞌睡有人送上枕头一样,别提多来劲了。路上撞见不少百姓。看着一大批锦罗绸缎的举子们都扛着农具,跟在一个皓首老头后面行走,都啧啧称奇。许多面皮薄的举子们都不敢抬头看人。只有随行的大明报社记者坐着马车,不停在随身小册上挥舞着笔杆子。与他一起的,还有一名画师。有好事路人也一同跟上。随后就见他们急行军出了应天府,还未到分配给国子监耕作的官田,不少人举子就已经累的气喘吁吁,将扛着的锄头变作了“拐杖”,引得不少围观百姓都暗暗发笑。“原来读书人也要下地的吗?”“别的朝代不用,可换做和咱们一样,从田里长大的大明皇帝就不一样了,报纸上说咱大明皇帝当初那也是种田的好手呢。”“真的假的!”“当然是真的,除了咱大明皇帝,这古往今来的天底下,有哪个皇帝能叫国子监的监生们必须下地种田的?“这倒是。”听着往来路人的的小声议论。这个在百姓面前一副耕田老农模样的老朱,嘴角那是止不住的上扬。自从大明报社的报纸发行。报社就曾以老朱的自述,结合百姓的评价,分期给百姓描绘了一个出身卑微,重视农耕,爱民如子的皇帝形象。至少在报纸影响力辐射的应天府范围内,老朱的形象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正面改观。要是此后几日的报纸,再刊上他老朱带着一众读书人下田耕作的事迹,并配上报纸第一次增刊和附图,他的好形象定然能传遍整个直隶。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。当然。这些路人和待会耕作的农田里,也必然不会少了锦衣卫的存在,帮忙监视这些举子们的一言一行。既然是为了朱标筛选未来的中流砥柱。吃不了耕作之苦,还品行不端,口蜜腹剑之人,他是绝对不会给太子留用的。他不会选人。还不会折腾人么。终于,在急行军到众举子都快断气的时候,一片开阔但荒芜的官田终于出现在了一行人的面前。老朱停下了脚步。自来熟的与不远处已经出来,正带着一些国子监生学习耕作的老农寒暄了几句,问清了附近的河流水利,地势,水利和灌溉情况后。看着身后这帮被急行军和骄阳晒到全身湿透的软脚虾们,半点不饶人的说到:“怎么,不过是出一趟城,走的还是官道,你们就支撑不住了?”“你们可知。”“前朝的老农,为了藏一处可以糊口的私田,甚至要每日翻山越岭,不顾刮风下雨,冒着被野兽袭击的风险走上几里山路。”“你们这才到哪?”一众举子都无话可说。毕竟老朱可是以五十多岁的高龄领他们一同,确切的说,还放缓了脚步和他们急行军来的。
相比之下。他们真是连一个辩解的理由都说不出口。“还愣着干什么?”“不会的分批找那些老农求教怎么垦荒。”“今天是你们第一天下地。”“咱也不难为你们。”“每人开垦一分地,垦荒后还需先追一遍肥。”“谁要是做不了的,趁早给咱脱了这身官衣,别说咱有意为难你们。”说罢,老朱就自顾自的用锄头给自己划了三分地的线,自顾自的脱下鞋袜,卷起裤腿衣袖,往手上吐了两口唾沫抹匀,随即便抡起锄头,种种的刨进地里,看着老朱一个皇帝都干的起劲,这些个举子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怂了。可是直道他们各自分开,照着老朱的驾驶有样学样的抡起锄头刨进地里。“咣”的一声。剧烈回传的震感让不少人都觉得手掌一麻。有刨到石头上的,更是将锄头当场脱手。有人泄了心气,顿时就不想再干。有人停下锄头,认真观察老朱每一次挥舞锄头发力的动作。还有人看不懂的。就跑到不远的田里,找那些老农手把手教学去了。只不过要怎么让这些没有义务的老农心甘情愿的教他们,就要看他们各自的本事了。此时不过未时三刻。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。有条件的人,这会儿只感觉浑身被汗水浸湿发粘,只觉得一身的凌罗绸缎,还不如那些出身贫寒举子身上穿着的粗布麻衣呢?不少人甚至直接中暑热晕了过去。老朱见状使了个眼色。就见一名随行侍卫到不远的河边打了桶水给人浇上,随即又抬来了早就准备好的酸梅汤。这才算救了这些举子一命。好不容易挨到了申时三刻,太阳开始西下,老朱擦了擦额角的汗,看着面前被开垦的三分地。心中暗暗自豪自己宝刀未老。再看看那些个举子们,真正垦完一分地的人还不足一半。这都已经没计较他们垦荒的标准了。不过就算没垦完,还做的还是得继续做的。这时,一队穿着青灰马甲,架着载满盖了盖大木桶牛车的老伯们也都抵达了此处。随之而来的,就是一阵扑鼻的恶臭。已经累到身心俱疲,甚至有些反胃的举子们一闻到这个味,当即就捂住了嘴。几乎不敢呼吸。老朱却满脸无所谓的上前掀开了一个木桶的桶盖,看着里面的眼色,惊讶道:“这肥不错啊,加了什么东西?”“这些桶里都是这样的?”驾车的老伯对老朱竖起一根大拇指道:“您好眼力,这些肥料都是新发酵好的,里面都掺了牡蛎粉。最适合给这些荒田追肥了。”老朱满脸的得意。回头就对身后的举子说到:“你们在有福了。”“每个人都把自己垦的田里浇上肥,再翻一遍土,往后再在这上面种上蔬菜,定能长得又大又美味。”听到这一句。本就在强撑着的不少举子们,当即就“yue”的一声,趴在地上干呕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