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奇幻冒险>大明:朱元璋假死后,我登基称帝> 第三十四章 朱棣简单直接的回信!朱允熥的新式武器登场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四章 朱棣简单直接的回信!朱允熥的新式武器登场!(1 / 1)

郑和接到朱允熥送来的徐妙云的信之后,迅速叫来亲信费信。“你立刻派人把这封信送去藩王联军新的营地,务必尽快送达,不得有任何延误。”“这封信关系重大,途中要小心谨慎,不可有丝毫闪失。”“遵命!”藩王联军这边,好不容易才修整好。营帐在一片开阔的平地上绵延开来。不少逃散的将士们也都陆陆续续回来。他们有的身上还带着伤口。大帐内,燕王朱棣、宁王朱权,湘王朱柏等人正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地图前。朱棣皱缓缓说道:“我们之前吃了大亏,这次一定要制定一个万无一失的作战计划。”朱权说道:“琼王的火炮实在是太厉害了,我们的防线在火炮面前轻易地就被撕开了。”他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摇头,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。朱柏也皱着眉头说道:“连续两次被火炮打得狼狈不堪,这已经给我们的将士们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。”“这次我们必须想办法应对那些火炮才行,不然我们根本没有胜算。”就在这个时候,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。一个士兵的声音在营帐外大声喊道:“琼王朱允熥派来使者,送来燕王妃的信件!”那声音高亢而清晰。一听这话,大帐内的一众藩王们都愣住了。藩王们都以为自己听错了。他们刚刚还在想着怎么反扑,怎么也无法相信朱允熥都拿下来北平了。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,觉得这是假的。朱棣首先回过神来,他猛地站起身来。他瞪大了眼睛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,愤怒地说道:“这怎么可能?定是那朱允熥的诡计,想扰乱我们的军心。”朱权也站了起来,他的眼神中带着疑惑和警惕。他说道:“四哥,我们还是先见见使者,看看是怎么回事吧。”“虽然这消息很可能是假的,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。”他的声音虽然没有朱棣那么激动,但也透着一种谨慎。朱柏也点头表示同意:“没错,不管真假,我们先弄清楚情况再说。”“如果这是朱允熥的阴谋,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。”“如果是真的,那我们也得重新调整我们的计划了。”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冷静,在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面前,他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。于是,朱棣深吸一口气,大声说道:“让使者进来。”宁王朱权和湘王朱柏等藩王还在劝朱棣冷静。他们这段时间可是好好的领略到了这个大侄子的计谋,当真是变幻莫测,让人捉摸不透。关键,朱允熥的武器还非常的强悍。哪怕他们反应过来了,面对强大的火力压制,他们这些藩王也都没办法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等着挨炮!朱棣则是满脸焦急的点头。他心里清楚藩王们的担忧不无道理,可是北平、燕王府的亲人们都在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。他迫切地想要知道信件里关于北平的消息。使者费信走了进来。他的步伐沉稳而自信,脚步落地时没有丝毫的慌乱。虽然身处藩王联军的营帐之中,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之色。他眼神平静地看着朱棣等人。朱棣急忙问道:“信在哪?”他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有些尖锐。他的身体也不自觉地向前迈了一步。费信看到朱棣如此急切的样子,也没有丝毫的怠慢。他恭敬地将徐妙云的信拿出来,然后,他双手捧着信件。朱棣急忙一把抢过来,他的动作十分迅速。接过信,目光刚一触及那熟悉的字迹,心中便是一动。他自小和徐妙云一起长大。成亲多年来,他们同甘共苦,历经无数风雨,彼此间的默契早已深入骨髓。他对徐妙云的字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。他迫不及待地看完信上面的内容,然而,看完之后,他猛地一把抓住费信的衣服。费信的衣服被他揪得紧紧的,领口处勒住了费信的脖子,使得费信的脸微微涨红。朱棣怒喝道:“你们把我的王妃怎么了?”他的声音在营帐内轰然炸响。宁王朱权和湘王朱柏等人闻言,先是一愣,随后心中也是立马明白过来。刚才那话是真的,北平真的被琼王朱允熥拿下了。这个消息在他们的心中炸开。北平,那可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城池。更是处在边塞!高大厚实的城墙由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,城墙上的防御工事密密麻麻。在他们的认知里,北平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堡垒。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就被拿下?他们实在是觉得难以置信。但是一想到,金陵城都没有抗住朱允熥大炮轰击,坚持了不到一天就被攻破。他们心中也就释然!费信却很淡定,他缓缓说道:“燕王殿下放心。”“正如燕王妃信上说的,陛下特意嘱咐过,不让伤害燕王家属一人,更不允许伤害一根毛发。”“所以燕王妃和燕王世子,以及你的几个孩子都很安全。”“你应当清楚燕王妃和你的几个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,如果他们身处险境,又怎会写出这样工整的信?”他的声音沉稳而镇定,语速不快不慢,吐字清晰。
朱棣闻言,也是顿时冷静下来。他松开了抓住费信衣服的手,深吸一口气,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,脑海中开始思考费信话中的合理性。紧接着他问道:“信既然传过来了,那有没有别的要求?”费信摇头说:“陛下并没有说其余的话。”这下子,燕王朱棣等人不理解琼王这个大侄子要做什么。朱棣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,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。“这小子,拿下北平却不提出任何要求,他到底打的什么算盘?”“难道是想以此来扰乱我的军心?还是另有其他的阴谋?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,又夹杂着对朱允熥深深的警惕。朱权和朱柏也相互对视一眼,他们的眼神中同样带着疑惑和不解。朱棣皱着眉头,眼睛紧紧盯着面前的空白纸张。沉思片刻后,他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几个大字:“你要干啥?”那字迹虽然简单,却透着朱棣此时心中的疑惑与不甘。写完后,他把信递给费信,说道:“把这封信拿回去。”费信恭敬地接过信。他说道:“燕王殿下放心,一定将信送到。”说罢,他转身离开营帐。费信拿着信走后,藩王大营内陷入了沉默。他们都知道,现在朱允熥能够快速的拿下北平,就意味着他拥有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卓越的战略谋划。而且,他们也明白,朱允熥既然能够快速的拿下北平,也能够快速的拿下他们的封地,尤其是那些靠近江海的藩王。靠近江海的封地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独特的地理特点,既有着水路运输的便利,也有着海防的需求。那江海就像一把双刃剑,一方面为封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,另一方面也为敌人的进攻提供了可能的路线。那些封地的城防虽然也有一定的规模,但与北平相比,恐怕难以抵挡朱允熥的攻势。宁王朱权打破了沉默,他的声音有些低沉。他说:“四哥,这琼王的实力远超我们的想象啊。北平都能被他拿下,我们的封地恐怕也难以保全。”湘王朱柏也叹了口气,说道:“是啊,我们之前还想着反扑。”“现在看来,我们得重新审视一下局势了。”朱棣坐在椅子上,说道:“我们不能坐以待毙,但是现在也不能轻举妄动。我们得先弄清楚朱允熥的意图,再做打算。”他的声音沉稳,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但依然保持着镇定。他的话语在营帐内回荡,像是给其他藩王们吃了一颗定心丸。其他藩王们也纷纷点头,表示同意朱棣的看法。他们知道,在这个时候,冲动只会让他们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。他们必须谨慎应对,寻找应对朱允熥的最佳策略。……朱允熥收到燕王朱棣的信后,展开信纸看到那简单直白的几个字,先是一愣,随后也是无奈的说道:“我这位四叔还真是……”他说着,脑海里突然想到了之前看到的一句话:武将不识字,走了!在他看来,朱棣的这封信虽然简单,却将这番话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就在这时候,赵谦也拿着情报匆匆回来。他一路小跑着穿过宫殿的走廊。“陛下,已经调查清楚,金陵内部有些商人和官员跟倭寇有勾结。”赵谦清了清嗓子,继续详细地说道:“沿海地区也有这种勾结的情况。那些倭寇,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沿海地区的居民装扮。”“这些居民大多是那些官员和商人的手下,他们受到利益的驱使,甘愿充当倭寇来扰乱沿海的安宁。”“这些人被组织起来,经过简单的训练,穿上倭寇的服饰,摇身一变就成了烧杀抢掠的倭寇。”“他们熟悉沿海的地形,知道哪里防守薄弱,哪里容易得手,所以他们的袭击往往防不胜防。”他停顿了一下,喘了口气,接着说道:“剩下的则是一些不法分子,这些人平日里就作恶多端。”“他们以偷窃、抢劫为生。”“看到有倭寇这种可以趁乱打劫的机会,便毫不犹豫地加入其中。”“他们与那些伪装成倭寇的居民和真正的倭寇混在一起,让倭寇的队伍更加庞大,也更加难以区分。”“还有一部分是对先帝海禁不满逃到海上去的,他们的经历和之前的大海盗陈祖义的经历相似。”“这些人原本在沿海地区有着自己的生计,海禁政策实施后,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限制,于是心生怨恨。”“逃到海上,与那些倭寇勾结在一起。”“他们在海上聚集起来,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,与岸上的官员和商人勾结,狼狈为奸,对我大明沿海地区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。”“他们抢夺百姓的财物,烧毁房屋,甚至还残忍地杀害无辜的百姓,沿海地区的百姓们对他们是又恨又怕。”紧接着,赵谦继续说道:“另外,收到情报,此前金陵内部传出去的那些情报,已经到了北元、东北地区等地。”“那些地方的势力看到我大明似乎有内乱的迹象,正在蠢蠢欲动,想要趁我大明内乱之际作乱。”“北元一直对失去中原地区耿耿于怀,他们时刻都在寻找机会重新夺回曾经的领土。”朱允熥看完赵谦递上来的情报,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。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充满威严,如同从冰窖中传出一般:“那就来吧,朕倒要看看,是他们的刀快,还是朕的大炮更厉害。”他的话语中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。在他面前,所有的敌人都不过是蝼蚁。他手中掌握着足以碾压一切的力量。然后,朱允熥抬起头,目光直视着赵谦,问道:“新武器研究的如何了?”他这些年在琼州府可不单单研究了船只大炮,更是研究了枪支弹药。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和精力。他之前杀陈祖义时用的小型燧发枪便是研究成功的成果之一。除此之外,还研究了军队的制式燧发枪。这种制式燧发枪一旦装备军队,将会极大地提升军队的战斗力,使军队在面对敌人时更具优势。赵谦听到朱允熥的询问,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。他恭敬地回答道:“琼州府那边也传回来了消息,新式武器实验成功,已经开始量产,不久后第一批就能送到金陵。”朱允熥点了点头,他的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神情。然后,他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,冷冷地说道:“先将金陵城内那些和倭寇勾结的官员和商人抓起来,全都抄家,然后把证据贴出去。”“这些人,为了一己私利,竟然勾结外敌,危害我大明百姓,绝不能轻饶。”他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同时,把北元等地有动作的,和勾结倭寇的消息告诉朕的那些叔叔们,”“对了,顺便也告诉朕的好哥哥,朕很想知道他知道这些事情后会是什么反应。”赵谦领命离开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