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奇幻冒险>大明:朱元璋假死后,我登基称帝> 第三十六章 朱元璋想要摆脱假死去见朱允熥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三十六章 朱元璋想要摆脱假死去见朱允熥!(1 / 1)

朱棣等人知道北元的动静后。藩王联军大营内瞬间沉默了下来。朱棣坐在营帐中的椅子上,他的双手交叉放在膝盖上,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。宁王朱权站在一旁,他的身姿挺拔,却难掩脸上的疲惫之色。他的一只手托着下巴,手指无意识地在下巴上轻轻敲击着。是继续和朱允熥争斗,不能放弃到手的利益?还是大明的安危才是重中之重?他深知北元一旦入侵,大明将面临巨大的危机。而他们这些藩王在这个时候如果还执着于和朱允熥的争斗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无数的百姓流离失所。他们这些藩王也将成为历史的罪人,被后人唾弃。湘王朱柏也陷入了沉思,他背着手在营帐内来回踱步。他们究竟应该何去何从?他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各种念头,与朱允熥合作,可之前的矛盾怎么化解?继续对抗,北元的威胁又如何应对?还有那金陵城内的倭寇勾结之事,又该如何处理?这些问题就像一团乱麻,在他的脑海里缠绕在一起,越缠越紧。他们都在想接下来应该怎么做。朱棣率先打破沉默,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缓缓地说:“北元来势汹汹,此时我们若是继续与允熥争斗,一旦北元突破防线,大明必将生灵涂炭。”“可若就此罢手,我们之前的努力又将付诸东流,实在是难以抉择。”“我们藩王的势力,就这么放弃,实在不甘心。”“但大明的江山社稷,更是我们朱家的根基,不容有失。”宁王朱权停下了手指的敲击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,随后缓缓说道:“四哥,我也在想这个问题。”“我们与允熥争斗,本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大明的未来,可如今这北元横插一杠,局势变得复杂难测。”“若要抵御北元,我们必须与允熥合作,可如何合作?允熥又是否会相信我们?这些都是问题。”“我们之前与他剑拔弩张,互相猜疑,现在要突然放下成见携手合作,这中间的隔阂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。”“而且,我们怎么向他表明我们的诚意?派使者去吗?可使者的人选又该如何确定?”“万一使者传达的意思出现偏差,或者被允熥误解,那岂不是适得其反?”湘王朱柏也接口道:“是啊,而且金陵城内的官员和商人与倭寇勾结,这也是一个大患。”“我们现在既要防范北元,又要担心倭寇趁乱滋事,还得处理与允熥的关系,实在是千头万绪。”“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先派人去与允熥接触,探探他的口风?”“但使者的人选至关重要。这个人必须要能言善辩,又要深得我们信任,还得让允熥觉得我们是有诚意的。”“可是这样的人实在是太难找了。”“而且,就算找到了合适的使者,我们又该让他带什么样的话去?”“是直接表明我们想合作的意愿,还是先试探一下允熥的态度?”“这其中的分寸实在是难以把握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,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,眼睛里满是困惑。朱棣摇了摇头:“不妥,我们现在与允熥之间的信任已经破裂,贸然派人前去,恐怕会被他视为挑衅或者阴谋,反而会让局势更加恶化。”“我们要是派人去,他可能会觉得我们是在耍什么阴谋诡计,想要趁机算计他。”“而且,就算他不这么想,他身边的那些大臣也不会轻易相信我们的。”“他们肯定会在允熥耳边说些不利于我们的话,到时候我们就更加被动了。”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担忧,他知道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,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。宁王朱权皱着眉头说:“那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吧?”“北元可不会等我们想好了再行动。”“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,否则就来不及了。”“我们必须考虑到各方的反应,既要应对北元,又要处理好与允熥的关系,还要防范倭寇。”“一步走错,就会万劫不复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焦急,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朱棣。朱棣站起身来,他的动作有些迟缓。他在营帐内走了几步,说道:“本王也知道不能坐以待毙,我们要从长计议,不能草率行事。”“我们可以先收集更多的情报,了解北元的具体兵力部署、作战计划,以及允熥那边的态度和动向。”“只有掌握了足够的信息,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。”使者的人选他其实已经确定好。就用他麾下的姚广孝即可。但眼下不能确定的就是,不知道朱允熥的想法如何。湘王朱柏叹了口气:“我们想了这么多,却还是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。”“难道我们真的要成为大明的罪人吗?”“我们这些藩王,本应是大明的守护者,可现在却陷入了这样的困境,真是让人懊恼。”一时间,营帐内又陷入了沉默。他们虽然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,但依然没讨论出来结果。……金陵城外。这宁静的氛围却被朱元璋的愤怒彻底打破。朱元璋得知这些官员都和倭寇有勾结,他站在庭院的中央,身体微微颤抖。他的脸涨得通红,额头和脖颈上的青筋暴起。他气得开始大骂:“这些个狗官,咱大明给他们俸禄,给他们地位,他们竟然与倭寇勾结,简直罪该万死!”他的声音充满了愤怒与失望。那声音之大,惊得庭院里的鸟儿飞离枝头。宋忠站在一旁,身体微微前倾,他的双脚并拢,双手恭敬地垂放在身体两侧。他的表情严肃而恭敬,眼睛始终注视着朱元璋,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他用平稳而低沉的声音说道:“皇爷,琼王殿下已经把他们都抓了起来。”“其中还有此前帮着皇太孙的郑赐和陈瑛两人,看样子是准备杀头。”“而且看情况,此前那股调查的势力,就是琼王殿下的人。”宋忠的声音虽然平稳,但在朱元璋那愤怒的咆哮声下,却显得有些微弱。朱元璋闻言,陷入了深深的沉思。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。那些与倭寇勾结的官员们在朝堂之上,蒙蔽朱允炆,为自己谋取私利。到时候大明会如何?朱元璋脑海中浮现出诸多的画面。他越想,越是感觉到后背发凉。
一旁的宋忠见状,也不敢多说多动,生怕惊扰了皇爷的思考。朱元璋最后缓缓的说道:“允熥做得好呀,看来咱真的在继承人上犯了错误。”“允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,但总归是做了对的事情,至于允炆……”说到这里,朱元璋停顿了一下。片刻后,他才继续开口,“真要是他来执掌大明,恐怕要不了多久,就会生出大乱子。”最后,朱元璋继续问:“吕氏那件事查的怎么样?”他说的自然是吕氏掺和害死朱标和朱雄英一事。他的眼神变得冷峻起来。宋忠说:“已经进展了不少,但琼王殿下的人手好像进展更快。”宋忠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。他也不明白为什么琼王殿下的人手会如此厉害。他在心里暗自琢磨,琼王殿下到底是用了什么方法,能够让他的人手在调查这件事情上如此迅速高效。这下子朱元璋疑惑起来,他的锦衣卫可都是精挑细选的,个顶个的好手,怎么还比不上自己大孙的人手?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,他心中暗自琢磨,允熥这孩子到底是怎么训练出这么厉害的人手的?他在琼州府到底还有多少秘密?他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训练方法,或者是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情报来源?他的脑海里不断地闪过各种可能性,但却始终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。一时间,朱元璋都想摆脱假死的身份。然后去见一见朱允熥,好好聊一聊,看看这孩子到底多么的了不起。但他又很快停了下来。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,他需要更多的耐心,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。……金陵皇宫。赵谦低头说道:“陛下,微臣前来汇报抓捕情况。”朱允熥微微抬起头,说道:“起来吧,详细说说。”赵谦直起身来开始详细叙述。朱允熥听完后,微微点头,眼神中透着满意:“做得好,赵谦。”“这些人背叛大明,与倭寇勾结,危害我大明百姓,绝不能轻饶。”紧接着,赵谦又说:“吕氏陷害已故太子,和已故嫡孙的事情也调查清楚,且掌握了证据。”他的声音平静,但话语中的内容却如同重磅炸弹,在这安静的宫殿里瞬间炸开。朱允熥一听,眼睛瞬间瞪大,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愤怒。他立刻坐直身子,身体前倾,急切地说道:“哦?快把证据呈上来。”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迫不及待。赵谦赶忙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,双手恭敬地递上,说道:“陛下,请过目。”朱允熥接过证据,开始仔细看了起来。他的眼神随着纸张上的文字移动。朱允熥的表情随着阅读逐渐变得冷峻,如同寒冬的冰霜。他当即冷笑起来,那笑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,带着一种冰冷的嘲讽。朱允熥抬起头看着赵谦,问道:“这证据确凿无疑?”赵谦坚定地回答:“陛下,千真万确。”“我们的人经过多方查证,反复核实,绝无差错。”“我们从吕氏身边的亲信入手,找到了许多关键的证人,他们都在威逼利诱之下吐露了实情。”“而且,我们还找到了一些吕氏与他人密谋的信件,这些信件的笔迹和印章都经过了最严格的鉴定,绝对是吕氏本人所为。”朱允熥冷哼一声:“把吕氏和那些勾结倭寇的官员、商人一起枪毙,正好试试新武器的效果。”“朕要让所有人知道,无论是谁,只要敢危害大明,朕绝不姑息。”“朕的大明,不容许有这样的败类存在。”朱允熥继续说道:“去告诉那些藩王们,让他们来看看,朕是如何处置这些乱臣贼子的。”“朕也想看看,他们得知我父亲死亡的真相会是个什么样的反应!”朱允熥补充道:“你告诉我的好哥哥和那些被关起来的官员们。”“他们若是还想为吕氏或者那些奸臣求情,就先看看这些证据再说。”“朕倒要看看他还有什么话可说。”赵谦领命离开。……藩王们收到信之后,那信纸在他们手中仿佛变得沉重无比。他们展开信纸,逐字逐句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,随着内容的深入,他们的脸色逐渐变得阴沉。“那可是我们尊敬的大哥,竟然死在了吕氏的手上,这吕氏实在是该杀。”宁王朱权愤怒地将信纸拍在桌子上。湘王朱柏也紧紧地握着拳头,他咬牙切齿地说道:“此等恶妇,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,简直天理难容。”“大哥一向宽厚仁慈,待人友善,她怎么下得去手?”他的身体微微颤抖。燕王朱棣的脸色冷峻,他的皮肤紧绷着,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。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深深的寒意,“这吕氏,为了一己私欲,竟然谋害大哥和雄英!”“她的心思如此歹毒,必须受到最严厉的惩罚。”紧接着,他们冷静下来。原本他们还在犹豫该怎么和朱允熥交涉,毕竟之前双方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猜忌。但现在,这倒是个不错的机会。燕王朱棣说道:“诸位兄弟,这或许是我们与允熥改善关系的契机。”“不仅可以看看他的态度。”“还可以看看他信中提的枪毙所用的新式武器。”“要是能解决双方的矛盾,便可全力应对北元和其余觊觎我大明的人!”宁王朱权点了点头,说道:“四哥说得对。”湘王朱柏也接口道:“只是,我们也不能毫无防备。”“毕竟之前的矛盾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的。”“我们还是要小心谨慎为好。”燕王朱棣、宁王朱权,湘王朱柏等藩王一商量觉得可以。但一定要带好自己的武装才能前往。燕王朱棣神坚定地说:“我们带的武装力量,不是为了挑起事端,而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安全。”“在这个多事之秋,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。”“我们要让允熥知道,我们是带着诚意来的,但我们也有保护自己的能力。”宁王朱权和湘王朱柏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