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炆依然强装镇定,他的身体虽然还在微微颤抖,但他努力挺直了腰杆,眼睛里带着一丝不甘和倔强。他试图让自己看起来还有帝王的威严,尽管他心里清楚自己现在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。“朱允熥,你莫要得意,你如此大逆不道之举,必遭天谴。”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回荡,带着一种无力的挣扎感。但朱允熥根本不给他机会,他的眼神中没有一丝怜悯,只有冰冷的决断。他直接下令:“把朱允炆和这些人全都带去城头吊起来。”朱允熥的手下们听到命令,立刻行动起来。他们扑向朱允炆等人,粗暴地将他们拖拽起来。朱允炆挣扎着,愤怒地大骂道:“朱允熥,你这个篡位的逆贼!”“朕才是正统的皇帝,你这般行径与乱臣贼子何异?”“你就不怕祖宗的英灵降罪于你吗?”“你今日如此对朕,日后必不得善终!”方孝孺也在挣扎,他一边挣扎一边喊道:“琼王殿下,你这样做是违背天理人伦的,你会被后世唾弃的!”“你以为用这种残暴手段就能坐稳皇位吗?你这是倒行逆施,天理难容!”齐泰也奋力反抗着,他喊道:“你们这些人助纣为虐,不会有好下场的!朱允熥,你以为这样就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吗?你这是自掘坟墓!”黄子澄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,他破口大骂道:“朱允熥,你这样做是要遭报应的,你会被千夫所指,遗臭万年!”然而士兵们根本不理会他们的话,只是紧紧地抓住他们,往大殿外拖去。他们一步一步地朝着大殿外走去,就像拖着毫无价值的货物一样。朱允熥看着他们被拖走的背影,面无表情。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冷漠,然后他转身对赵谦说道:“你去下令给郑和,把这些参与的所有人员的家属也全都抓起来吊在城头上。”赵谦恭敬地应道:“是,陛下。”然后迅速转身去传达命令。朱允熥这样做,是因为,消息已经传了出去。他要让朱允炆亲眼看看,那些人会不会像之前的藩王一样来救他。在这权力的游戏中,必须要斩草除根,让所有人都知道与他作对的下场。他要通过这种残忍的方式,彻底摧毁朱允炆的希望。此时,皇宫里弥漫着一种绝望和恐惧的气息。那些宫女和太监们都低着头,不敢发出一点声音,生怕被牵连到这场残酷的权力斗争之中。他们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,偶尔偷偷地抬起头看一眼被拖走的朱允炆等人,然后又迅速地低下头。而朱允炆和他的党羽们被拖着往城头走去,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。他们的身体在地上被拖着前行,衣服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。而在城头上,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残酷的示众。……郑和接到命令后,立刻开始行动。他先是率领着一队精兵继续清理金陵街道上朱允炆的士兵。金陵的街道此时一片混乱,百姓们都躲在家中,紧闭门窗。郑和走在最前面,表情严肃,没有一丝波澜。对他来说,即将进行的不是一场残酷的清理行动,而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。很快,他们就遇到了一群朱允炆的士兵。这些士兵们原本在街道上横冲直撞,四处寻找着躲避之处,看到郑和的队伍出现,顿时一阵慌乱。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惊恐,脚步变得凌乱,原本松散的队形更加不成样子。有的士兵手中的武器都差点拿不稳。郑和站定,大声喊道:“你们听着,朱允炆已败,现在放下武器投降,可免一死!”那声音在街道里回荡,传达到每一个人的耳中。他的目光如炬,扫视着对面的士兵,眼神中没有丝毫的怜悯。朱允炆的士兵中,一个满脸横肉的小队长站了出来。他眼神中既有恐惧又有不甘。他色厉内荏地喊道:“我们不会投降的!我们生是陛下的人,死是陛下的鬼!”他一边喊着,一边挥舞着手中的长枪,试图给自己壮胆。郑和皱了皱眉头,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屑,冷冷地说:“你们这是执迷不悟。”“妄图抵抗,不过是螳臂当车。”说完,他一挥手,身后的士兵们迅速散开,将对方包围起来。朱允炆的士兵们见势不妙,开始慌乱起来。一些士兵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,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退。他们的眼睛不停地在郑和的士兵和周围的环境之间扫视。有几个胆小的士兵甚至开始瑟瑟发抖。但是那个小队长却不甘心,他大喊道:“都不许退,和他们拼了!我们要是投降了,也是死路一条。”他的声音虽然响亮,但其中的颤抖却无法掩饰。他咬着牙挥舞着长枪朝着郑和的队伍冲了过来。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决绝。然而那看似勇猛的冲锋却显得有些孤注一掷。其他一些士兵受到他的鼓动,也硬着头皮跟着冲了上去。一时间,街道上刀光剑影,喊杀声震天。刀剑相交的声音清脆而刺耳。每一次武器的碰撞都伴随着火星四溅。郑和的士兵训练有素,他们冷静地应对着敌人的攻击。只见郑和的一个士兵,侧身躲过小队长刺来的长枪。然后他迅速抬起手中的剑,一个反手刺出,动作干净利落,剑刃直接刺入小队长的腹部。小队长瞪大了眼睛,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,他张了张嘴,似乎想要说些什么,却只吐出一口鲜血。然后 “扑通” 一声倒在地上,手中的长枪也 “哐当” 一声掉落在地。他的身体在地上抽搐了几下,便不再动弹,眼睛还睁得大大的,死不瞑目。其他朱允炆的士兵看到小队长被杀,更加慌乱了。有的士兵直接扔掉手中的武器。“扑通” 一声跪在地上,双手举过头顶,不停地求饶:“军爷饶命,军爷饶命,我们投降,我们投降!”他们的脸上满是惊恐,眼睛里闪烁着求生的欲望,膝盖重重地磕在青石板路上,发出 “咚咚” 的声音。有的士兵甚至趴在地上,不敢抬头看郑和的士兵,嘴里还在不停地念叨着求饶的话。郑和看到那些跪地求饶的士兵,说道:“把他们都绑起来。”
他的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,从腰间抽出绳子,迅速走向那些投降的士兵。一个士兵熟练地将绳子绕过投降士兵的双手,然后紧紧地系上一个结,嘴里还念叨着:“老实点,别乱动。”而那些还在反抗的士兵,此时已经是强弩之末。郑和的士兵们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斩杀。战斗很快就结束了。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朱允炆士兵的尸体。郑和看着眼前的场景,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继续前进,下一个目标。”然后他带着队伍,朝着那些参与的官员和商人家里进发。整个金陵城的街道上,只留下一片死寂和血腥的气息。首先来到一位官员的府邸前。郑和直接带着人往里走。进入院子后,郑和大声喊道:“把家属都找出来!”片刻后,所有人都被抓起来。郑和看着这些家属,说道:“都带走!”士兵们便押着这些家属往外面走去。就这样,郑和一家一家地搜查,每到一处,都会引起一阵恐慌和混乱。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的家属,只要与朱允炆事件有关,都被他毫不留情地抓了起来。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。人们都知道,朱允熥这一次是要彻底肃清所有反对他的势力。……金陵城外,沿海地区。李景隆和王景弘正率领着舰队在海上与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。那些走私者、伪装成倭寇的人和真正的倭寇们,驾驶着他们的船只,妄图抵抗。但他们哪里是李景隆和王景弘所带领的队伍的对手。舰队上的大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,在海面上回荡。每一声炮响都伴随着一道火光冲向敌人的船只。一艘走私船被炮弹击中。巨大的冲击力使得船身剧烈摇晃。船板断裂的声音 “嘎吱嘎吱” 地响着。海水汹涌地灌了进去,发出 “咕噜咕噜” 的声音。船上的走私者们顿时乱作一团。“船要沉了,船要沉了!这可怎么办?”“完了,完了,这次是死定了。早知道就不该干这走私的勾当。”伪装成倭寇的人也露出了慌乱的神色。“别慌,别慌!我们还有机会,等他们靠近了,我们就和他们拼了!”真正的倭寇们则是发出一阵怪叫。一个满脸横肉的倭寇挥舞着手中的长刀,用生硬的汉语喊道:“大明朝的军队,你们来吧,我们不怕你们!”紧接着,在炮轰之后,便是短兵相接的厮杀。李景隆身先士卒,他手持长剑,眼大喊一声:“将士们,随我杀敌!”李景隆冲入敌阵,一剑刺向一个伪装成倭寇的敌人,剑刃刺入敌人的胸膛,发出 “噗” 的一声。那敌人瞪大了眼睛,却只吐出一口鲜血。那鲜血像喷泉一样从他口中喷出,溅落在李景隆的脸上和衣服上。李景隆抽出剑,剑上的鲜血顺着剑刃滑落。他甩了甩剑,眼神中没有丝毫怜悯,继续向前冲。士兵们也纷纷跟随着他,呼喊着冲向敌人。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喊道:“杀光这些倭寇,为死去的乡亲们报仇!”另一个士兵则与一个走私者扭打在一起。走私者嘴里还骂骂咧咧地说:“你们这些当兵的,多管闲事!”他的拳头带着一股狠劲,朝着士兵的面门砸来。士兵则紧紧抓住走私者的手臂,不让他得逞。他咬着牙说道:“你们这些卖国求荣的家伙,今天就是你们的死期!”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和厌恶。最后士兵用匕首割破了走私者的喉咙。王景弘则在一旁冷静地指挥着,他有条不紊地调度着船只的位置,确保己方的优势。他站在指挥台上,时刻关注着战场上的每一个变化。他的眼神冷静而沉着,没有丝毫慌乱。他大声喊道:“左边那艘船,再靠近一点,准备夹击!”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,让士兵们感到安心。在战斗中,李景隆也是第一次切身实地地感受到陛下的手下战斗力多么强悍。他心中暗自想道:“陛下的这些士兵,训练有素,战斗起来如此勇猛,我之前与陛下作战输得真是不冤枉。”他更加庆幸自己的选择,觉得自己站在了胜利的一方。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神情,眼神中带着一丝敬畏看着正在奋勇杀敌的士兵们。他看到一个士兵以一敌二还不落下风,心中暗暗点头。这些在海上与他们厮杀的人都和他们此番前来抓捕的人有关系。就是那些走私和倭寇勾结的商人和官员。这些走私者和倭寇狼狈为奸,在沿海地区为非作歹,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治安和百姓的生活。而那些官员则为他们提供庇护,从中谋取私利。李景隆和王景弘此次前来,就是要彻底铲除这股势力,将那些幕后的商人和官员一网打尽。战斗终于结束了,海面上弥漫着硝烟的味道。船只的残骸在海面上漂浮着,有的还在燃烧,火光冲天,黑烟滚滚。还有一些尸体随着海浪起伏,有的面朝下漂浮着,有的则被海浪冲到船边,撞在船舷上发出沉闷的响声。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,他们把受伤的同伴抬到安全的地方进行救治。几个士兵小心翼翼地抬起一个受伤的战友,他们的动作很轻,生怕弄疼了他。他们把他放在担架上,然后迅速送往医疗船。其他士兵则在收集着还能用的武器和物资。他们在残骸中翻找着,把找到的刀剑、弓箭等武器收集起来,放在一起。就在这时,有人匆匆跑来,对李景隆和王景弘说道:“将军,金陵传来消息。”他们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,准备听那来自金陵的消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