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墨雨书阁>奇幻冒险>大明:朱元璋假死后,我登基称帝> 第一百四十九章:直取国都!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四十九章:直取国都!(1 / 1)

此言一出,殿上顿时议论纷纷。有的大臣表示赞同,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,不可错过。有的大臣则有所担忧,觉得长途奔袭,后勤补给困难,且敌军可能会有防备,贸然进攻恐有风险。朱允熥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议论,心中也在权衡利弊。他沉思片刻后,说道:“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。”“但朕以为,帖木儿屡次犯我边境,扰我百姓,此仇不报,难消朕心头之恨。如今我军大胜,士气高昂,正是一鼓作气、直取敌都的好时机。”“陛下圣明!” 赞同进攻的大臣们齐声说道。“只是,我们也不能盲目行事。”朱允熥接着说道。“此次行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,确保万无一失。粮草、兵器、兵员等都要提前筹备妥当。”“陛下放心,臣等定当全力以赴,做好后勤保障工作。” 负责后勤的大臣连忙说道。“好!” 朱允熥满意地点了点头,“那就传朕旨意,让蒋忠将军做好准备,待一切就绪,即刻率领大军直取帖木儿国都。”为了让全城百姓都能分享这份胜利的喜悦,朱允熥下令张贴告示,将蒋忠将军大败帖木儿军队的消息告知全城。很快,一张张告示被张贴在了金陵城的大街小巷。百姓们围在告示前,兴奋地阅读着,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“太好了!蒋忠将军又打了胜仗,我们大明真是太厉害了!” 一个年轻人挥舞着拳头,激动地说道。“是啊,有这样的将军和军队,我们百姓就有了安全感。以后再也不怕那些外敌来侵犯了!”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,欣慰地说道。一时间,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起来。百姓们欢呼雀跃,奔走相告,街头巷尾都充满了欢声笑语。人们纷纷燃放鞭炮,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。在一家热闹的酒馆里,人们围坐在一起,一边喝酒,一边谈论着这场胜利。“你们说,这次朝廷下令直取帖木儿国都,能成功吗?” 一个酒客问道。“那肯定能啊!我们大明军队这么厉害,蒋忠将军又那么英勇,肯定能把帖木儿的国都给端了!” 另一个酒客兴奋地说道。“要是真能那样,那可就太好了!让那些番邦小国知道我们大明的厉害!” 众人纷纷附和道。与此同时,在遥远的前线,蒋忠将军正站在营帐前,望着远方的荒原,眉头紧锁,似乎在思索着什么。他身着一袭黑色的铠甲,铠甲上的纹路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脸上带着久经沙场的坚毅和沉稳。“将军,京城快马传来圣旨!” 一名传令兵匆匆跑来,跪地呈上圣旨。蒋忠将军连忙上前,接过圣旨,跪地聆听。传令兵展开圣旨,高声宣读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蒋忠将军此次大败帖木儿军队,战功卓著,朕甚为欣慰。现朕决定,乘胜追击,直取帖木儿国都。”“望将军做好准备,待后勤补给到位,即刻率领大军进发。钦此!”“臣领旨!” 蒋忠将军恭敬地说道,将圣旨接过,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。他站起身来,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。“传令下去,召集将领们前来商议军情。” 蒋忠将军说道。不一会儿,将领们纷纷来到营帐中。他们个个神情严肃,眼神中透露出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和紧张。“诸位,陛下有旨,命我们直取帖木儿国都。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,但也是一个为我大明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。” 蒋忠将军说道。“将军放心,我们一定会听从您的指挥,奋勇杀敌!” 将领们齐声说道。蒋忠将军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!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。首先,派出侦察兵,深入了解帖木儿国都的地理位置、防御情况以及敌军的兵力部署。”“同时,加强军队的训练,提高士兵们的战斗素质。另外,与后勤部门保持密切联系,确保粮草和兵器的供应。”“是,将军!” 将领们领命而去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军营里一片忙碌的景象。侦察兵们纷纷出发,深入敌境,收集情报;士兵们则加紧训练,喊杀声震耳欲聋。后勤人员们忙着筹备粮草、兵器和物资,车辆来来往往,络绎不绝。蒋忠将军每天都亲自到训练场和后勤营地视察,关心着每一个细节。他知道,这次行动关系到大明的荣誉和尊严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“将军,侦察兵传来消息,帖木儿国都位于一片山谷之中,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城墙上布满了防御工事,敌军兵力部署严密。”一名将领向蒋忠将军报告道。蒋忠将军点了点头,说道。“看来敌军早有防备。不过,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。我们的火枪火炮威力巨大,只要运用得当,定能突破敌军的防线。”
“将军,那我们该如何制定作战计划?” 将领们问道。蒋忠将军沉思片刻后说道:“我们可以兵分三路,从不同的方向进攻。一路正面佯攻,吸引敌军的注意力。”“另外两路从侧面迂回,包抄敌军。同时,利用火枪火炮的优势,先对敌军的防御工事进行轰击,为步兵和骑兵的进攻创造条件。”“将军的计策妙极了!” 将领们纷纷称赞道。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,士兵们的士气也越来越高昂。他们知道,这是一场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战,也是为国家和百姓争光的机会。“兄弟们,我们一定要奋勇杀敌,为大明立下战功!”一名士兵大声喊道。“对!为了大明,为了百姓,冲啊!”士兵们齐声高呼,声音响彻云霄。而在金陵城,百姓们也在热切地关注着前线的消息。他们期待着大明军队能够早日直取帖木儿国都,彻底消除这一隐患。“不知道蒋忠将军什么时候能出发啊?”一个百姓问道。“快了快了,听说后勤物资都筹备得差不多了,估计很快就会出发了。” 另一个百姓回答道。“希望他们能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!” 众人纷纷说道。皇宫内,朱允熥也时刻关注着前线的筹备情况。他深知这次行动的重要性,每天都会询问大臣们关于后勤保障和军队准备的情况。“陛下,粮草、兵器等物资都已筹备妥当,随时可以运往前线。军队也已做好了出发的准备。” 大臣们向朱允熥报告道。朱允熥点了点头,说道:“好!那就传朕旨意,让蒋忠将军即刻率领大军出发,直取帖木儿国都。朕期待着他们早日传来胜利的消息。”“陛下圣明!臣等恭祝我军旗开得胜!” 大臣们跪地说道。此时,整个金陵城都沉浸在一种期待和兴奋的氛围中。人们都在等待着大明军队再次创造辉煌,为国家和百姓带来更大的荣耀。而在遥远的前线,蒋忠将军正率领着大军,满怀信心地踏上了直取帖木儿国都的征程。他们知道,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危险,但他们毫不畏惧,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国家和百姓的忠诚,有着为了正义和荣誉而战的决心。奉天殿内,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,洒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,映出一道道明亮的光影。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,冕旒微微晃动,他的目光扫过殿下站列整齐的大臣们,神色凝重。早朝已近尾声,大臣们正有条不紊地汇报着各地的政务。突然,朱允熥开口打断:“诸位爱卿,朕近日思索,我大明虽有如今之盛,但在武器与船舰方面,仍有不足。若要保我大明长治久安,震慑四方,这武器与船舰的发展不可懈怠。”此言一出,殿内顿时安静下来,大臣们面面相觑,有的露出思索之色,有的则微微皱眉。“陛下所言极是,只是这武器与船舰的发展,需耗费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不知陛下可有具体想法?” 一位老臣率先站出,拱手问道。朱允熥微微点头,说道。“朕意,要成立专门的学院,培养这方面的人才。有了专业的人才,才能不断改进创新,让我大明的武器和船舰更上一层楼。”殿内再次议论纷纷,有的大臣认为这是强国之策,值得一试;有的大臣则担忧成本过高,且不知成效如何。“此事重大,朕需与几位爱卿再做详细商议。今日早朝就到此处,退朝。” 朱允熥说完,起身回宫。朱允熥回到便殿,立刻命人去传杨荣、杨溥和杨士奇进宫。不多时,三人匆匆赶来,跪地行礼。“爱卿们平身。朕今日召你们来,是想与你们好好商议武器和船舰发展之事。朕认为,如今的武器和船舰虽能应对当下之需,但长远来看,必须不断革新。”朱允熥说着,示意三人坐下。杨荣率先说道。“陛下英明,如今四海虽定,但周边仍有不安分之人。若我大明有更先进的武器和船舰,定能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。只是这学院的设立,其中诸多事宜需谨慎规划。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