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月子的第二天,田香带着老家过来的亲戚们先出去玩了一天,隔天送大家去火车站。这次,田卫兵跟着儿子儿媳一起回了,胡红莲还在,继续留在这儿帮女儿带孩子。虽然请了保姆,但自己带肯定更放心,等到小外孙大一点了,她再回去。孟承安和田香买了站台票将一行人送上车,再出来,田香跟他说:“不回家,去单位。”孟承安看着媳妇,“你认真的?”“嗯。”孟承安看向坐在车后排的丈母娘跟儿子。田香:“一起去。”孟承安没动,其实他还想媳妇再在家里休息半个月再复工。这会,坐后面的胡红莲说:“去吧,尿布跟衣服那些我都带好了。”母女俩都说要去,孟承安只能听话。田香没跟厂里说今天她复工,听说她来了,各部门领导赶紧跑出来迎接。没办法,是财神爷。田香复工后要参与厂里的经营,这一点之前就说过。厂里已经提前为她准备好了办公室,单人的,还带一个休息室,方便她休息跟带孩子。小汽车也准备上了,随便用。孟承安见厂里安排得妥当,还算满意,在办公室里转了圈,对媳妇说:“一会我让唐阿姨过来,需要外出的事你带着唐阿姨,注意安全。”孟承安嘴里提到的唐阿姨,是田香没有怀孕时老爷子给她介绍的司机兼保镖唐爱群。田香停工的这一年,能用上唐爱群的地方不多,但工资一直发着。田香点头。孟承安今天还要回单位开会,很快就走了。田香叫大家散了,有什么事她会通知。等众人离开,田香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,感觉又回到了当年厂里上班的那种感觉,只不过压力更大了。胡红莲安慰女儿,“小事大事都是一样干,保持好心态就行了。”田香点头。后面的日子,田香就开始回厂里上班了,每天都带着胡红莲跟儿子,还有一大堆东西。有时老爷子也会跟着过来,在家实在是无聊,不如一起过来带孩子。因为刘君还没回来,目前厂里也没有什么片子拍,就接了一些电视广告什么的。田香每天去厂里除了开会就是看剧本。孟承安给她介绍的人已经到位,目前正跟编辑部那边一起研究剧本。要出好的作品,首先故事得讲好。这剧本一看就是一个月,最后还把田香看生气了,连着好几个版本都达不到她的要求,也不知道是真没有这方面的人才,还是大家没有努力,还像之前那样过一天是一天,拿着厂里的工资却不将这些事情当回事。其实这也是国营单位目前的通病,大家还没从以前的工作态度中回过神来,积极性不高,比较懒散。这些事情厂里开会领导也是说过好多次了。没办法,再不努竞争就要完蛋了。
领导们的觉悟还是挺高的,晚上回到家,田香就问孟承安,有没有什么好法子?孟承安开的杂志虽然是中私合营,但只是为了拿牌照,在公家那边挂个名,实际还是私营管理。孟承安给媳妇出了个主意,就是打破铁饭碗。田香听进去了,隔天开了个全厂大会,她要搞一个征文大赛,将目前编辑组的项目拿出来让全厂员工都动动脑子,不管是谁,但凡能被挑上,立马就能调到编辑组,工资按最高级发,年底还有奖金。原编辑组的人,三次没有写出有用的东西,就调出编辑组,安排进别的部门,比如后勤跟保卫科。如果连这样厂里都没有写出好东西来,田香就要在报纸上打广告,全国征文了。到时,厂里这些人,能留就留,不能留就买断工龄或是提前退休。条例一出,众人震惊了。隔天,就有人悄摸摸向上面递了举报信,说田香破坏规矩,欺负员工。上面根本没理。目前面临改革的又不止制片厂,各行各业情况都差不多,全都有这些问题,相关单位每天收到的举报信能堆成山。没办法,这就是改革的痛点。厂里见上面不管,还想组织罢工,可一见孟老爷子在,身边的警卫还带着枪,立马就怂了。田香的强硬政策还是挺有效果的,不到半个月,她就收了好几个还算不错的剧本。拿着质量高不少的新剧本,田香心说,大家也不是没能力嘛,只是不上心。又是半个月过去,田香挑中了一个门卫大叔写的本子,正式拍板,让筹备拍摄。刚好刘君学习回来了。在外面学习了两个多月,刘君的变化挺大,身上的文人傲气没了,谦虚了很多,人也稳重成熟了。他看了田香选出来的剧本,也觉得不错,建议厂里在报纸上打广告,对于接下来的这部古装剧,通过报名的方式,全国海选角色。对于选角方面,田香觉得还是要导演来,让刘君看着办。刘君:“别的角色外面选,女主角还是得你来当。”刘君看着田香,诚心道:“这次外出学习,受益良多,谢谢你了。”两个多月不见,这人还肉麻起来了。田香:“以剧本为主,我当不当主角无所谓。”她已经看开了,爱好跟钱之间,还是后者更重要一些。刘君:“放心吧,你很合适。”既然他这么说了,田香也就不推辞了。后续田香休了一个星期的假,将工作都交给了刘君。制片厂的海选广告出来之后,在业界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因为这次选角不再是给演员发工资,而是按参演集数跟时间来算钱。这么算下来演员能拿到的酬劳可不少,比拿工资不知强了多少倍。广告一出,报名的人挤满了整个制片厂大门,很多还是专门坐车从外省赶来的。常婉见田香将行业规矩都打破了,还回家找常梓良说,这样不行,功利性太强了,让常梓良想办法制止,毕竟他是文化部的。常梓良反而说女儿,“这不是挺好么,你也在这个行业里,赚多一点钱不开心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