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振宇虽说看着一脸和善,没心没肺。可内心深处向来自视甚高。毕竟高考破七百分的成绩,足以让他在同龄人中傲视群雄。但在孟川面前,他精心琢磨的理论被否定,他非但没生气。反而一脸疑惑地挠挠头,满脸虚心求教的神情:“也对,也不对?这到底啥意思啊?”孟川稍稍整理了下思路,有条不紊地说道:“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,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。”“必须站在国际视角去全面考量,不能只盯着咱们自己国家。”“你说得对的地方在于,咱们国家确实是通过与世界接轨,加入 wto后,借助有利的国际环境实现了经济腾飞。”“但像津巴布韦、刚果等国家,同样加入了 wto,也开放了市场。”“可他们赖以出口的烟草业在国际上连自主定价权都没有。”“以至于经济严重衰退,通货膨胀爆表。”“特别是津巴布韦,用网友的话说,他们纸币上的额度之大,冥币都不敢这么印。”“所以,你提出的国际环境因素论,说服力明显存在争议。”听完孟川的解释,姜振宇瞬间满脸服气。其实姜振宇本意就是在孟川面前好好显摆显摆。毕竟孟川高考满分的成绩,他这辈子是没有希望超越了。他就盼着能凭借自己对经济学的独特见解,让孟川折服一次。哪怕只有一次,以后出去吹牛都能挺直腰杆。可没想到,孟川三两句话,就把他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理论推翻了。是的,姜振宇的这个“国际因素论”,就是他根据对本国经济现状的观察,凭空想象出来的。没有任何实际数据作为依据。但即便如此,孟川也不敢小瞧姜振宇。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,对国际形势的了解本就有限。有限的眼界却能有这样的思考,已然是万中无一的天才了。“偶像,那你有啥高见啊?”姜振宇眼巴巴地望着孟川,眼神里满是求知的渴望。“还真有一个,不过尚未得到证实,你有没有兴趣和我联手,把这个理论给证实了?”孟川饶有兴致地看向姜振宇。孟川能邀请姜振宇加入,便是对他能力的最佳认可。孟川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短板。他在经济学研究上几乎是零基础。能依靠的唯有对未来十年的记忆。过目不忘的本事在“证明理论”这件事上,虽有帮助,但也不是万能的。而姜振宇,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假以时日,成就必定非同凡响。有他帮忙,就算比不上诸葛亮,那也比三个臭皮匠强得多。“真的吗?偶像,我太乐意了!”姜振宇一听,兴奋得直搓手:“能和偶像一起研究这么牛的理论,我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啊!从现在起,我就唯偶像马首是瞻,赴汤蹈火,在所不辞!”姜振宇激动得满脸通红。仿佛能给孟川当助手,是这世上最光荣的事儿。“别这么夸张。”孟川无奈地笑了笑。这姜振宇还真是个活宝,溜须拍马的功夫一流,而且还不让人讨厌。既有天才的头脑,又不呆板木讷。将来不管在哪个领域,他都肯定都能混得风生水起。一路上,孟川把自己所知的“国家制度论”详细地讲给姜振宇听。要证明“国家制度论”,光靠嘴上说说可不行。必须有严谨的数据作为理论支撑。
所以,两人一到图书馆,便一头扎进书海里。开始疯狂寻找相关的文献书籍。沪旦大学作为国际知名学府,图书馆那叫一个大。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,地下室都有好几层。图书、文献、报刊、杂志,涵盖天文地理各个领域。这才是真正的知识的海洋。接下来的两天,孟川和姜振宇几乎吃住都在图书馆。尤其是孟川,堪称开挂。两天时间,他翻阅了上万本书刊。速度之快,令人咋舌。他每翻一本书,书中的关键内容就像被刻进大脑一样。瞬间被记住,并且能迅速融会贯通。不过,周围的学生和图书馆管理员看到孟川这恐怖的阅读速度,无不嗤之以鼻。又是一个来图书馆装13的花花公子。指不定是看上图书馆哪个妹子了。孟川也不在意,继续专注于自己的“翻书”大业。相比之下,姜振宇可就苦不堪言了。两天时间,他选择性地看了不少文献,可加起来也就百来本。可过于专注,使得他用脑过度。他整个人精神萎靡,头发乱得像鸡窝。而且很多东西看了就忘。只能一边看一边做笔记。但凡发现和“国家制度”有关的数据或知识,都工工整整地记录下来。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看书效率。“孟川,我是真扛不住了,现在我吃饭睡觉,满脑子都是那些数据,我感觉自己都快疯了。”到了周日的下午,姜振宇有气无力地和孟川走出图书馆。一边走一边像看怪物似的看着孟川:“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为啥能高考满分了,你看了这么多书,精神头还这么足?你是不是偷偷背着我喝了六个核桃了?”“我还喝生命一号呢!”孟川没好气地回了一句。不过孟川也是挺佩服姜振宇的。这小子虽然叫苦不迭,但确实勤奋努力,意志力也超强。孟川好几次劝他休息,他都咬牙坚持下来了。果然,所谓天才,除了天赋,更多的是背后不为人知的努力。很多人的成功看似轻而易举,实则是在无数个日夜中默默耕耘的结果。而孟川自己,和常人有着本质的区别。他的优势得天独厚,不可同日而语。“我现在不管是六个核桃还是生命一号,都救不了我了。我的笔记给你,我现在要回去睡觉了,撰写论文的事儿就全靠你了。”姜振宇把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塞到孟川手里,头也不回地走了。连晚饭他都不想吃了,只想念自己的床。因为现在的姜振宇不仅精神崩溃,更被孟川的超强能力打击得怀疑人生。再和孟川这样的“死变态”待下去,他都要怀疑人生了。孟川看着姜振宇的背影,嘴角微微上扬。随即转身走向饭堂。简单吃了晚饭后,孟川带着笔记本电脑再次回到图书馆。今晚,他将撰写那篇足以改变经济学界格局的论文——《论国家兴衰的根源在于制度》。这注定是一篇载入史册的论文。也是注定在经济学界掀起惊涛骇浪的论文。更是为全球所有的国家的制度改革,提供了明确方向的论文。孟川这个名字,必将因此永久载入经济学史册。